导航
26abc图片大全

长沙商人4亿资金神秘消失

  内部疑云

  随着资料的积累,吴建平后来又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早在2005年,居然就存在了一个以他名字开设的建设银行内部证劵号:250080010647。

  “我又不是银行员工,怎么会有这样的内部号?”吴建平有些自嘲。进一步查阅对账单时,可以发现,早在2005年11月9日,吴建平名义下的尾号5120账号,转出人民币202410元,通过银行内部证券号250080010647进行证券业务交易,“也就是炒股”。

  到了2010年4月8日,这个内部证券号突然被挂失、更换密码、变号为一个以吴建平名义开设的银行卡号,尾号是1535。目前能查到的当天《个人开户与电子银行服务申请表》中,没有账号或者卡号显示,只有客户简单信息,同时没有当事人填写的资料,吴建平坚持说,上面那个自己的签名,也是伪造的。

  就在变号当天,又发生了一次大额资金流动,一笔1500万元从另一个以吴建平名义开设的尾号7040的账号,转入到尾号1535的卡中,并全部买了股票,8天后,这1500万元又从尾数1535的账户转回7040账户,收益3000多元。而这些操作,吴建平都是在事后查账时才发现的。

  诸如此类吴建平声称“并不知情”的往来账目不胜枚举。例如,2010年3月,建行香樟路支行行长欧阳山从吴建平账户尾数7040账上转账48600元到欧阳山尾数51602的账上,三个月后欧阳山又转回客户原账户。

  “虽然只是几万元,但这个性质你不觉得恶劣吗?在我毫不知情下,把我账户里的钱随意转走,今天转几万,将来会不会转几十万,几百万?这还只是我发现的,没有发现的呢?”吴建平说。

  这些发现加深了他此前对银行内部失控的怀疑,他除了上网发帖实名举报,开始四处上访,也找到湖南省纪委,举报建设银行长沙天心支行涉嫌经济犯罪。湖南省纪委随后将一份题为《关于请求立案查处建设银行天心支行单位犯罪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转给湖南省公安厅。

  据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湖南省公安厅回复省纪委的材料中显示,最后,“经查,我厅认为:吴建平举报的建设银行长沙天心支行涉嫌经济犯罪的证据不足,未达到立案条件。”

  “要想得到充分证据,就需要银行给我司更完整的材料,但至今没能实现。”吴建平说,他曾多次找到建设银行,但都被告知,有事找律师谈。

  查自己的账有多难?

  事实上,以近年银行的内控要求和安全措施,建设银行只需要提供吴建平这些账户的开户资料和交易流水就可以回答吴建平的疑问;只需要调阅银行柜台的交易监控,就可以确认究竟是谁开立了这些账户、进行了这些转账交易,但是5年来,建设银行却并没有拿出这些“硬碰硬”的证据来。

  2009年陈奇英给他一张号称可以“透支200万”的信用卡时,他并不相信,但不久后他在4S店购买路虎车,这张卡一下子刷了120多万。从此,这张卡成为他的日常个人消费支出卡,但他也一直没有想过,这张卡具体是怎么办下来的。

  2015年4月27日,吴建平带着助手,到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信用卡中心,试图索取自己当初办卡时的开户资料。

  “我去索取信用卡的开户资料,是想看看当初这张卡开户时,具体是谁帮我办理的。”吴建平说,这只是5年多来,他为了找回数亿资金的路上,寻找各种证据的尝试之一,他坚信,这么大透支额度的信用卡,当初办理的时候,一定需要很多资料。

  但吴建平没想到的是,开户资料没有拿到,他这张天价信用卡,却被银行冻结,无法使用。这让他更不解,再去问,得到的答复是,“去和我们律师谈”。

  吴建平质问:“作为建设银行的大客户,索取自己的开户资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吗?怎么还要惊动律师?”

  2015年4月,吴建平又一次在网上实名举报,期望得到舆论的支持,他在举报信里列举的疑点包括:银行工作人员蓄意隐瞒公司对公账户、私人账户、网银业务;隐藏贷款资料;办理对公账户及私人账户手续均违规违法办理,账户账号均没按规定到中国人民银行报备;公司更名后,新老名称及账户账号同时使用几年……

  “不知道这次,我能否找回自己消失的钱?”5年多下来,他有些疲惫,也显得忧心忡忡。看起来有些效果,很快中国建设银行湖南分行与他联系,该行的法律顾问、来自长沙市天地人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叶强胜,在4月27日下午,到吴建平的办公室与之见面,期望能协调解决问题。

  据吴建平说,按照叶强胜的解释,对于举报信里提到的问题,不排除银行在过去几年里,有些工作存在一些瑕疵,但孰是孰非,对于是否有数亿资金消失,还需要双方进一步沟通,比如可以双方组成一个联合查账小组,但需要在银行指定的房间里,并且所有资料不得复印。“如果真的将来查出有几个亿的问题,那就不是经济案,而是刑事案了,有人将涉嫌犯罪。”

  叶强胜还说,针对吴建平此前的诸多疑问,银行内部也查过,但没有发现问题。

  “你几次去要查账,银行里很多人都怕你了,好几个都得抑郁症了。”叶强胜笑着说。吴建平追问:“他们心里没鬼,干嘛要怕我查账?”

  存款“失踪”多为被骗走

  2015年初,银行巨额存款“失踪”成热门话题。在巨额存款密集失踪后,银监会派驻专人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众多的事件离不开一个“骗”字。诈骗方式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诈骗分子伪造银行印章,编造假存款合作协议,获取有关开户所需资料和印模,然后私刻假印章,伪造开户资料,到银行办理开户手续,并使用假印鉴将存款全部转出银行,如泸州老窑“丢失”1.5亿元银行存款一案。第二种是银行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诈骗,其常见的骗人诱饵是“存款利息高”,如杭州42位储户,主要是中介骗子承诺提供年利率13%的“存款”。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在存款丢失的案件中,银行自身管理存在问题,同时也有社会诈骗、银行员工内外勾结的行为;同时还有更严重的“假银行事件”,这类完全属于非法设立金融机构。

  银行内部管理不善需赔付

  其实,众多储户更关心的是,一旦银行存款“失踪”,如何才能把钱找回来。对此,工行相关人士表示,对于银行需要承担多少责任,还需要司法来进行裁决。

  央行、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银行有义务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商业银行要强化内部督查。

  “其实不少存款失踪案件发生在小型银行或者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还是因为银行内部存在漏洞、管理不善,所以除了在追偿方面,银行还是应该从自身入手进行规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分析师直言。

内容简介

 吴建平用他名下的这张号称可以“透支200万”的信用卡购买了一辆路虎车,但他却无法从建设银行得到这张卡的开户资料。

上一篇:郭美美等人被正式提起公诉

下一篇:印尼炸毁中越渔船是挑衅?

热搜关键词
南京爱情隧道游客爆满 绿荫夏日引游客流连
北京:买主打探中央级公车拍卖
杭州12岁出走女孩确认被害 因一句玩笑话送命
女子多次跳楼终摔晕 网友:这是拿跳楼当蹦极
ISIS处死男同性恋全程 从7楼掉下未死再实施石刑